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第二個作用—增稠作用取決于: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聚合度,溶液濃度,剪切速率,溫度等條件。溶液的凝膠化特性是烷基纖維素和它的改性衍生物所獨有的性質。凝膠化特性與取代度,溶液濃度和添加劑有關。對于羥烷基改性衍生物,凝膠特性還與羥烷基的改性程度有關。對于溶液濃度低粘度的MC及HPMC可配制10%-15%濃度溶液,中等粘度MC及HPMC可配制5%-10%溶液而高粘度MC及HPMC只能配制2%-3%溶液,而通常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粘度分級也是以1%-2%溶液來分級的。
高分子量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增稠效率高,同一濃度溶液,不同分子量聚合物有不同的粘度,粘度和分子量之間可用下列表示,[η]=2.92×10-2(DPn)0.905,DPn是平均聚合度性高。低分子量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加入量多才能達到目標粘度。其粘度對剪切速率依賴性小,高粘度達到目標粘度,所需加入量少,粘度的大小決定于增稠效率。所以要達到一定的稠度必須保證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一定的加入量(溶液的濃度)和溶液粘度。溶液的凝膠溫度也隨著溶液的濃度增加而降低呈線性,到達一定濃度后室溫凝膠化。HPMC在室溫凝膠化濃度是較高的。
稠度還可以經過選擇顆粒尺寸和選擇不同改性程度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調節。所謂改性,就是在MC的骨架結構上引入一定取代程度的羥烷基。通過改變兩種取代基的相對取代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甲氧基和羥烷基的DS和ms相對取代值。通過改變兩種取代基的相對取代值獲得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多種性能的要求。
用于粉狀建筑材料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必須在冷水中迅速溶解,并能提供給體系適宜的稠度。如果給與一定剪切速率仍成膠體塊狀這就是不合格或質量不好的產品。